孩子挑食、厌食、吃饭难?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这个细节

凯叔讲故事   2022-11-17 18:19:44   阅读次数: 80
一位儿科医生说,每年看门诊的孩子,


有30%都是因为他们不好好吃饭!

邻居家孩子3岁,每天吃饭,他奶奶都要气喘嘘嘘地追在后头跑,吃一口,跑一圈。

孩子不吃饭,影响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发育,
甚至还会影响到一家人的生活——全家人都跟着着急上火!

那么,到底是什么,让孩子吃饭这件事,
变得这么难?甚至已经到了如此惨烈的地步?

让我们梳理下。
 

饭不好吃么?

的确会有这种情况。

比如,对于一个刚添加辅食的小宝宝,
如果你辅食添加太迟(迟于8个月),

食物种类过少,孩子的味蕾得不到足够新鲜的刺激,
那么他对吃饭的印象可能就是:

这些“饭”尝起来都不怎么样嘛?
以后对吃饭的兴趣,就会大打折扣。

也有些宝宝,他们会有口味上的偏好,比如爱吃肉,不爱吃素。
这可能就需要父母多花些心思。

在《深夜食堂》,黄小厨和赵又廷就遇到过
一个因为不爱吃蔬菜严重便秘的小女孩,

他们试了很多方法,最终想到,
把蔬菜剁进肉馅里的方法,成功“骗”过小女孩。

然而,我们更经常看到的,却是父母花尽心思,孩子仍然不能好好吃饭。

为什么?





“吃饭”这件事,怎么就成了问题?


生闺女时,有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。

我半躺在床上,护士把那个皱巴巴的小人儿递给我。
她趴在我胸前那么小,眼睛还闭着,

费力地抬起毛茸茸的小脑袋,吭哧两声,
然后一口含住我的乳头,猛吸起来。

那一瞬,我就想到四个字:动物凶猛。

我从没那么清晰地感受到:

孩子求生存的欲望和能力那么强劲有力。
他们打从来到这个世上起,就有喂饱自己的本能。

然而后来,孩子们对食物的欲望和求生本能似乎就一点点地消失了。

父母最常问的问题是:

让孩子吃饭为什么这么难?
有意思的,是这个“让”字。

为什么需要父母要求孩子吃饭,

而不是孩子自己主动要吃饭?

01 父母不相信孩子自己会喜欢吃饭



换句话说,
这些父母不相信自家孩子拥有人类都有的本能:
饿了就吃,困了就睡。

02 父母不能忍受孩子不吃饭


因为不吃饭就长不胖,长不高,长得慢……
总之,这些可能出现的结果,
跟大人心中预设的孩子
应该长成的模样是不一致的,
这个不一致引发焦虑。失控总是让人不安的。


03 父母自尊较弱

如果把孩子养瘦了被人说道,或者养得不胖,
比不过别人家孩子,就像自己做父母的能力也被否认了一样。
这太糟糕了。


上述这些内心戏,最容易让“吃饭”这件事变质。

这些父母通过“让”这一动作,把原本自然而然的事,变成了人为的。

就像在游戏里,NPC跟玩家说:
我有一个“吃饭”的任务给你。

这是在默认:
你可以选择接这个任务,也可以不接。

显然,大多数孩子选择了不接任务,
或者打了折扣地去接任务。



孩子不好好吃饭,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


01
妈妈过于焦虑
一位妈妈,她一直觉得丈夫不高,很担心自己儿子以后也长不高。

为此,她经常充满忧虑地看着她儿子,
一旦儿子不好好吃饭,她就各种方法用尽。

这个小孩,他吃的是饭吗?

不,他每一口吃下的,都是妈妈的担心和焦虑。
它不仅会破坏孩子的胃口,还可能破坏孩子的人格发展。

譬如,我见过亲戚家5岁孩子吃饭的有趣场面,这孩子体质不好易生病,

她妈妈深信,只要孩子得到更多营养,就能改变体质。

为此,孩子吃饭的时候,他们都会盯着,孩子也就习惯了,

没有父母催促、提醒,他就会停下吃饭,有了关注和鼓励他再吃,

这样的孩子,他没机会学习自给自足。
长大后,就可能会过度依赖他人,但缺乏为自己负责的能力。

02
频繁用物质奖励诱导孩子
为了孩子能开心地吃饭,给他准备挑选喜欢的餐具,

把食物做得漂亮些,允许他拿在手里玩儿......

这些都是父母应该花的心思。

然而,有的家长走偏了。为了让孩子吃得开心,
则会给玩具,给手机、电视,甚至利诱:

“你如果把饭吃了,我就给你吃糖果。”

这些都是和吃饭无关的奖励,这样奖励用多了会导致什么后果?
孩子的关注点就从“吃饭”,转移到了“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”上头。

如果有奖励,就吃;没有奖励,或者奖赏不满意,就不吃。
 


03
经常强迫孩子吃饭


一个妈妈曾经问我:孩子吃饭作呕怎么办?

然而,我亲眼见到,在她3岁的儿子喝下一壶奶,
吃了一个花卷并拒绝再吃后,妈妈仍在说:

“你没吃多少东西啊?!”

妈妈的行为在表达:
孩子,你根本不清楚你的胃容量;
你到底能吃多少饭,由我说了算。

人的身体最诚实。这个孩子在通过“作呕”说:

妈妈,我的胃口我说了算。他不仅要吐出多余的食物,
同时也要吐出妈妈的强迫和侵扰。

如果妈妈一直坚持强迫孩子吃饭,
那么,她跟孩子之间就会陷入一场权力争夺战。

这场争夺战中,有些孩子会持续缠斗,反抗到底。
有的则会很快缴械,并逐渐学会压抑掉
自己心底真正的想法、感受和需要。



这样做,孩子才能好好吃饭

我一直相信,孩子吃饭是天生的,不好好吃饭,都是培养出来的。

父母如何做,才能真正把“让”孩子吃饭,
变成孩子想吃饭?

下面是一些建议。

01 信任孩子
孩子挑食、厌食、吃饭难?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这个细节
这是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
如果一开始父母就选择信任孩子,
那么后面也不会有那么多斗争了。
在儿子1岁的时候,我曾专门教他用杯子喝牛奶,而不是用奶瓶。
他坐在我腿上,喝了一口,就把杯子推开了。

于是我开始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
指着旁边说:“你看那只小鸟!”

儿子转头去看,我就顺势将杯子送到他嘴唇上,
试图倒一点进孩子嘴里。
孩子感觉到不适,一脸不情愿地推开我。

我的错误在于,不信孩子能顺利地用杯子喝牛奶,

内心早早预设了孩子的反抗。

于是我花了很多力气,专门去哄劝孩子,
结果过分强调了杯子,一旦“用杯子喝奶”

这件事成为了母子间的一场意志力对抗,
那它注定会变成难事。

想明白这一点后,我决定真正发自内心地相信:
“用杯子喝奶”,根本不是事。

我开始很自然地把装牛奶的杯子,
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,摆在孩子面前,
由孩子做决定,很快孩子就学会了。

他不傻,不会故意不用杯子,
而让自己饿着或者渴着。

02  倾听和尊重孩子
孩子挑食、厌食、吃饭难?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这个细节

孩子不吃饭,从来都只是一个表象。

他不好好吃饭,也许只是在说:

妈妈,关于吃饭,
我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它们也很重要。

妈妈,我想为自己吃饭。我的身体,我想自己主宰。
我想为自己活着,而不是为你。
所以,当孩子不愿意吃饭的时候,先不要感觉到愤怒或者担忧,
而是想一想,孩子在向我表达什么。

如果是小月龄宝宝,那可能是你该添加辅食了,

或者丰富辅食种类了。

如果是大孩子,也许他身体不适,便秘,饭前喝了水或奶,
零食吃太多,亦或者饭菜不合口味等等。

相信细心的妈妈都能够发现,
或者通过沟通了解孩子是否遇到问题。

  一位妈妈曾经为了孩子不吃饭发火,
  好在忍住了。

  她问:你能告诉妈妈,为什么不想吃饭吗?
  孩子说:妈妈,我不要吃饭,我要永远4岁,
  不好好吃饭就不会长高长大,
  这样你就永远不会老,不会死。

03  保有自己的底线
孩子挑食、厌食、吃饭难?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这个细节

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很重要,
但不意味着父母必须要去讨好孩子。

譬如,前几天吃中午饭的时候,
我儿子说:“我不吃面。”
我于是平静地回答:“好,你可以不吃。”

他问:“那我吃什么?”
我说:“你可以选择现在吃面,也可以选择晚上吃米饭。”

他有些生气了:“可是我会饿的!”
我说:“噢,可我也没有办法。”
就此打住。

我没有强迫他,也没有跟他解释这个那个,
而是坚定地、简洁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
同时给他机会,由他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。

这样,我避免了和孩子的争执。
后来,他自己拿起碗,乖乖地盛了一小碗面,说:我少吃点试试。

04  让吃饭变愉快

孩子挑食、厌食、吃饭难?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这个细节


人都是趋乐避苦的动物。

如果一个孩子,刚接触和理解食物时吸收了太多负面情绪,
比如,想自己拿食物感受下,结果大人反应很大,

去阻拦孩子:不行这样很脏!不对不能直接这样吃……
那么孩子的食欲就一定会受到影响。

所以,父母该在孩子吃饭问题上少较劲,
规则也不宜过多,只定些简单的就好。

比如:定时、定点吃饭,不能边吃边玩,
零食饭后吃。等等。

有时候,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。

比如,妈妈要求孩子要独立吃饭。


可是这一天,孩子撒娇,就是不想自己吃,
想跟妈妈吃同一碗饭,若妈妈满足孩子,

并不会损害孩子独立吃饭的习惯。
但如果妈妈不满足孩子,却可能会伤害孩子:

原来妈妈不愿意和我亲密,我不值得被妈妈关注和爱。

再比如,有些父母会专门给孩子制定糖果日,
其他时间就不能吃糖了。

但是,若你偶尔例外一下,
那么你给孩子吃的额外的那些糖果,

每一颗都在跟孩子说:我爱你。


小和尚问老和尚:什么是禅?

老和尚说:
“吃饭的时候吃饭,睡觉的时候睡觉,这就是禅。”

人生的烦恼,就来自于把吃饭睡觉复杂化了。
养孩子也是如此。

关于吃饭这件事,父母能够做的,

就是把吃饭这件事还原为它本来的样子。
要把孩子的胃,交由孩子自己做主。

孩子饿一次两次没事,怕的是,过多的斗争,
更长远地败坏了孩子对食物的兴趣。


阳光守护家长端

家长端

阳光守护公众号

公众号

标签:兴趣修养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国学其他

全部评论   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