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凡家里有个青春期的娃,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感觉到:
曾经的小可爱,
彻底变成了“逆子”。
这阶段父母威信的丧失,
是从完全失去对作业的掌控开始的。
想再检查下他的作业,
他翻着白眼,头也不转地递过来,
鼻孔里有一种幸灾乐祸:
很好,果然,这作业爹妈是彻底看不懂了。
以前老母亲牢牢占据着书桌的话语权,
那颗小毛绒脑袋戳两下、扒拉两下都行,
而现在,
书桌前的大脑袋和宽厚的肩膀,
无声地向老母亲宣告:
不欢迎。
娃的脸成了这阶段父母的天气预报。
娃一会兴高采烈,一会失落孤独;
一会滔滔不绝,一会又冷若冰霜,
情绪说变就变,让人琢磨不透。
禁不得说,听不进劝,
稍微训斥几句就要“揭竿而起”,
青春期对更年期的大战,
稍不注意就一触即发。
曾经乖巧的娃,开始对父母各种冷眼旁观。
老母亲自觉降低身份,
谈不上卑躬屈膝,小心翼翼总是有的。
有时对娃的行为看不过去,
想讲点道理,或者敲打敲打他,
得看脸色,找时机,
找角度,找开端。
要不怎么说像给昏君提意见,冒死进言呢!
娃高兴,全家开心。
娃不高兴,全家低气压。
以前老母亲去厕所,都要跟进去,
现在想带他出个门特别难!
偶尔一次同意去,
简直就是皇恩浩荡,体恤百姓。
曾经依偎在妈妈怀里,
一遍遍说着“妈妈,我好爱你”的小暖男,
而今变成了一个高高大大,
粗声粗气的小毛驴子,
动不动就尥蹶子,
一种“老妈勿近”的陌生感。
曾经的小棉袄也破损了,
露出了黑心棉,
以前什么都说的小话痨儿,
现在任你千言万语,
她就是消极抵抗。
家有青春期娃,每天都有一种宿命的错觉:
我们两口子可能上辈子杀了他全家,
这辈子来找我们报仇的。
青春期这几年,
老母亲憋出一身结节,干着急也束手无策。
无论怎样,还是得像舔狗一样小心翼翼,
一如既往地对待他,谁让咱是他妈呢?
没事的时候,
翻翻以前的朋友圈,
吸一吸他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,
才能恢复点妈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