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临大事而不乱,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”,是一种从容不迫、应付自如的心态。
越是有突发的紧急状况,越不能惊慌失措,要镇定沉着;越是在面临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,越不能患得患失,要保持平常心。
王阳明曾经历过一次生死危机。
当时宁王造反,王阳明奔赴前线,不畏生死,只用了不到两月的时间,就平定了这场叛乱。
平定叛乱后,朝中有人嫉妒王阳明的功绩,便诬陷他曾是宁王一伙。
当时的皇帝明武宗,性格乖张,竟然怪王阳明出手太快,让自己错失了降服宁王的机会,便听信了谣言。
辛辛苦苦平叛,到头来被朝臣诬陷,被皇帝怀疑,这境遇,换做一般人早就沉不住气了。
但王阳明没有冲动,而是找到了宦官张永,主动让出了自己的战功,之后便去寺庙苦修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时间一长,皇帝的怒火平息了,他也就撇清了自己的嫌疑。
这场教科书级的“化险为夷”背后,便是王阳明的“惊而不乱”的处事智慧。
惊而不乱,需要的是强大的内心和定力。
曾国藩说:“从容安详,为处事第一法。”
遇事就紧张,临事就大惊失色,失了方寸的人,难成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