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米粒妈频道   2022-05-15 01:14:43   阅读次数: 22

北京的春天转瞬即逝,我的五一小长假也是。

帝都老母亲生存鄙视链:带娃隔离,天选打工人,这还用选吗?

唯一能说出口的正经事就是测核酸。

小长假,变成家里蹲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还没来得及悲伤,五一后,中小学延迟开学一周。

更悲催的是,一周居家学习过完,这一周,又通知继续延迟开学。

米粒的假期变成了+7+7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大概是从放假的第一天起,米粒就自觉自发切换成居家放假模式。

要问:晨读是什么?字帖是什么?天天练是什么?......

他完全选择性地遗忘了,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,就是一盘散沙,不用吹就散了。

一早起床后,他躺在沙发上看小说,看到眼睛发直,也不愿意碰下晨读打卡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放下小说后,无所事事的米粒,开始把玩和擦拭着不能看、也不能玩的ipad(因为已经被限制了时间)。

他擦得很认真,先是用湿纸巾里里外外擦一遍,再拿干抹布细细地擦,缝隙处拿手指头卷着衣角,轻轻的一点点地蹭。

前前后后擦了10多分钟后,ipad焕然一新。

擦完后,米粒叹了一口气,将擦得干干净净的ipad,随手一扔、投进沙发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
他又翻找出了Switch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没有游戏盘的游戏机,就是一个板砖。

但是,米粒坚持盯着游戏机的黑屏幕,用手无目标地摆弄着游戏按钮。

空气中散布出无聊的味道。

米粒发现我在看他,默默放下Switch,然后,躺在沙发上,又拿起了小说。

大概是余光扫到我依然在看他,他默默地翻了个身,直接屁股对着我。

仿佛用背影在告诉我:不必说学习,就算无聊到哭,我也是不会拿起作业本的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放假这个德行就忍了,上一周,居家学习开始,米粒的状态依然没有调整回来。

上网课时,眼睛直勾勾看着投屏,手里”盘“着橡皮,一节语文课上完,橡皮已包浆,生字本上始终空空如也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你问他:生字能默写了吗?

他振臂一挥:能,来吧妈妈。

“胳膊”这个词写了三遍,米粒写错了两遍:胳博、胳膊、胳博。

在两个错生词中间夹着一个对的生词,倒是显得很对称。

我尽量沉住气,压低声线,让他再检查遍。

米粒划拉着本子,特别不烦恼地说:“检查什么?我都写对了呀。”

我坚持让他再看看,他故意瞪大眼睛,将本子凑前,直接挨着鼻尖了,眼睛骨溜溜地扫着看。

这,能看清才怪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我默默地将本子一把拉到合适的视觉位置。

我还没发火,3秒后,他急了,跟我开始没好气,鼻子开始哼哼唧唧的:

“妈,我检查好了,全对。”

“真的检查好了吗?”

“真的,不要再诈我,没毛病。

我用手指指了指“胳膊”,问他:“一个同样的词,三个都写得不一样,全对在哪里?你真的没看见??”

他凑上前,盯着看了几秒。

拿出橡皮,擦掉了中间的“胳膊”,将生词变成了:胳博、胳博、胳博。

我的心脏感觉被人抓了一把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我看着米粒,他看着我,理不直、气很壮地说:“这样对了吧?”

我问他:“你改这个词的出发点,是因为少数服从多数吗?你能再看看吗??”

他咬着笔头,皱着眉头。

在他的生字本上,不服输地出现了两个生词:胳博、胳膊。

写完后,他陷入了焦灼和选择困难。

我告诉他:把你认为正确的指给我看,如果指错了,再写10遍。

他拿笔,迟疑着指了下“胳博”的方向,然后,死死盯着我看。

我忍不住皱了下眉头,他又拿笔晃到了“胳膊”那边。

我不解:“你是在我脸上找答案是吗?”

他不说话,我彻底火了:“既然不知道,那就去课本里找答案啊。”

他嘟嘟囔囔,把书翻得哗哗响:“你告诉我不就得了吗?”

“你以后考试把我带上吧,不会的就问我,你觉得能行吗?!”

“那我考试,也不能带上课本啊,你还让我去看课本......”

真的,我一口气,没提上来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语文让你忧愁,数学更气人。

下午,我连哄带吼地告诉他:“你多做一张卷子,得100分,咱俩一起去楼下7-11透口气,买支冰棍。“

刷!刷!刷!米粒写得很快。

一检查,第一道题24分,米粒算式对,答写做错,直接被扣14分。

我真的太难受了,怕自己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,一个人冲出了家门,强行在楼下小区溜达了一圈,才勉强冷静下来。

回家后,发现米粒正默默地做着另一张试卷。

大概也是怕气死他的亲妈,这一次,他主动要做的试卷,比上一张难度上了一个台阶,题量也是。

但是,米粒爸一检查,全对了。

我拿着他的卷子,哭笑不得,内心一片荒芜。

每次都是这样,非得气到我不行了,这个孩子才能端正下学习态度,然后,再扔给我一个不大不小的安慰和希望。

太虐了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这个孩子的自驱力,是喂了狗吗?我想不通。

我想到脱发,依然无解,有心请教下学心理的朋友。

她淡淡地告诉我一个陪读的心理疗法:焦点解决短期治疗(Solution-Focused Brief Therapy,简称SFBT)。

简单说就是:不去想事情的起因,也不陷入不好的结果中,先只解决眼前的问题。

她说这个方法,太适合居家带娃的妈妈。

她说不要总是问:“你怎么总是不爱学习?”而是多问:“为什么你现在不去学习?是什么原因呢?”

多正向鼓励他,帮助他,水滴石穿,多点耐心。

她说得很对,我的耐心是足够的,就是心脏怕支撑不了多久。

但是,晚上,我还是坐下来跟米粒好好谈了谈。

我问他:“为什么今天的生词和试卷,都做得不好?”

他看着我,憋了半天,说了一句让我无比绝望的话:“在家里,我就觉得不是学习的地方!没有氛围,不要逼我哈,给我时间。”

我拿着老师又暂缓一周开学的通知,陷入了emo。

再问他:“你需要多久的时间呢?”

他看着台灯:“大概一周???”

我握紧拳头看着他:“今晚你好好想想,明天再这种状态,我就不客气了,还一周!”

他也不高兴了:“那你问我干吗?!”

母子不欢而散。

第二天 ,是母亲节。

北京疫情也没法出门买礼物,我以为米粒会送我画。

没想到,他折了一大早,送我一个巨复杂的折纸。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我眼里都是星星地问他:是花的寓意?

他邪魅狂狷一笑:“不是,是个很强大的兵器,我称之为温柔版的血滴子。”

我滴妈,我母亲节的礼物是个血滴子???上面还写着:母亲节快乐。

我不知道该夸孩子手巧,还是有心了。

自己亲手做的“兵器”,可能会用到自己的身上。

我特别不理解,ipad里有那么多正经的折纸,那么多母亲节礼物,为什么他送得这么蹊跷。

我去问他,他又一次狠狠地甜了我一把:

“这个血滴子就是很复杂,还能变形呢!给你送礼物,我必须要选个最难折的!

居家一周,码是绿的,人却疯了


瞬,心情好复杂。

想起叶青的《影子》里说过的一句话:人要比草更柔韧,比光更温柔。

看,有了米粒,我都拥有了温柔版的血滴子。

虽然这一周的居家学习,我们肯定会争吵、撒泼、打滚,但是心里存那么点温暖。

在家吃顿火锅,隔天又是 一个陪读的好汉!

加油,各位陪读妈妈!


阳光守护家长端

家长端

阳光守护公众号

公众号

标签:兴趣修养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国学其他

全部评论   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