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疫情反复之下,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,不少人都遭遇了裁员和失业。
我们板牙科考营的活动和课程,也屡次受到影响,N次临时取消、全额退款。
不光是2021年,越来越多人觉得,未来几年都充满了不确定、不可控。
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,近日在该组织第41届大会上所说的那样:“如果有什么东西将我们聚集起来的话,那就是我们当下的脆弱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。”
其实,即便没有疫情,我们依然面对越来越疯狂的不确定性。变化,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。
人到中年,事业可能面临不可预知的变化、甚至危机。越来越短的企业生命周期,有些行业、职业都在新时代的变化中消失了......
在这个时代养育孩子,更是难上加难。我们面向未来培养孩子,但我们根本不知道,未来是啥样的,它一直在变化。
整个养育过程像是一场没有剧本的即兴表演,人物关系错综复杂、剧情跌宕起伏、结局扑朔迷离。
我们不安、担心,久而久之,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焦虑起来。
我们和孩子怎么才能拥抱不确定,更好地走向未来?
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道理,隐藏在去年上映的移步皮克斯动画里,它就是——《心灵奇旅》。
开年,我想讲给大小童靴听。
灵魂不会击垮你,生活才会
动画片中的故事很简单,但它扎心的地方在于,许多人都能从主人公的身上,看到年轻时有梦想的自己。
故事中的主人公,叫乔伊·加德纳。
受音乐家父亲的影响,乔伊从小就非常热爱爵士乐,一直渴望着登上舞台,成为职业音乐人。
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由于每次面试都被拒,乔伊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,一边在中学里当音乐老师,一边等待好运的降临。
他每天吃饭、上班、睡觉……过着朝九晚五、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。
到了学校,也不过是日复一日,带领一帮毫无音乐细胞的熊孩子,演奏着乱七八糟、五音不全的旋律。
直到有一天,乔伊被一支知名爵士乐队相中。
当晚就可以盛装打扮,跟自己的偶像多萝西娅,在一家音乐酒吧同台演出。
拿到offer的乔伊,简直被幸福冲昏了头脑。
但谁知,才高兴了没几分钟,他就一脚踏空,掉进了下水道,一命呜呼……
醒来后的乔伊,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叫“生之彼岸”的异度空间,正和成千上万个灵魂一起,排队等待超度。
一种强烈的念头,在他心里呐喊——
我不想死,我才刚刚“重获新生”,不能就这么死了!至少现在还不是死的时候!
他逆着人群,拼命逃跑。
就在这时,乔伊意外穿过黑暗空间,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、叫作“生之来处”的地方。
原来,这里是所有新生灵魂,去往地球投胎的前一站。
在“生之来处”,每个灵魂都会被分配到不同的性格,热情或冷漠,乐观或消极……
然后在导师的帮助下,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“火花”,拿到地球通行证,开启新的人生。
这其中,有一个非常让大家头疼的灵魂,名叫22。
她在“生之来处”已经待了上千年,历经哥白尼、林肯、甘地、阿基米德、特蕾莎修女、心理学家荣格、拳王阿里等各大名师的手把手教学。
但无论他们如何苦口婆心,22对地球上的人生始终提不起兴趣,还满嘴歪理,把一个个大师气得够呛。
直到机缘巧合,乔伊成了她的新任导师,让事情发生了“转变”——
他们俩一个在投胎前,就自诩看遍人生的酸甜苦辣,觉得生活不过如此,何必亲自体验一番;
另一个碌碌无为几十年,整个人生就只能用惨淡和平庸来形容,但却拼了命想回去……
连22也感到好奇,到底是什么缘由,让乔伊对人生充满眷恋呢?
为了解开这个谜题,他们决定联手“偷渡”回地球。
这样,乔伊可以继续过他自己的人生,而22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,找寻到自己的“火花”……
点亮生命的“火花”
说起来,皮克斯动画之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,一方面在于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世界级的制作水准;
但更重要的原因是,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既有童真童趣,又饱含生活哲理,以及创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热爱。
作为皮克斯的第23部动画片,《心灵奇旅》更是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表面上看,它以乔伊和22号灵魂为主角,讲述了一个阴差阳错、令孩子捧腹大笑的奇幻故事。
但事实上,它对成年人的后劲更强。
如果说,三年前的那部《寻梦环游记》,是藉由死后的亡灵世界,探讨生与死的意义,探讨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的珍贵;
两部动画片由同一个团队制作
而《心灵奇旅》,则是动用更强大的想象力,探索生命的源头和人生的意义,教会我们如何体验人生、如何感受生活。
当你合上屏幕,走进人潮汹涌的商场,或踏上拥挤不堪的地铁,现实中总有那么一瞬间,会让你联想到动画片中的某一幕,并为此久久不能释怀……
就像宣传语中的说,“灵魂不会被压垮,压垮你的是生活”。
那么,点亮生命的“火花”到底是什么呢?是美好的梦想、远大的追求吗?
在重返地球之前,乔伊认为“火花”指的是人生的“梦想”或“使命”,就像他一直把爵士乐,当作自己存在的意义。
但当他如愿拿到地球通行证,完美地完成表演后,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满足。
就像乔伊说的,为了这一天,他已经等了一辈子。
但到头来,就算赢得雷鸣般的掌声,换来数不清的演出邀约,却仍然觉得不过如此。
他不得不再次反思,点亮生命的“火花”到底是什么?
对此,动画中提到这样一个小故事——
一条小鱼游到一条老鱼旁边,说道:“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‘海洋’的东西。”
老鱼说:“海洋?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。”
“这儿?”小鱼说,“这儿是水,我想要的是海洋。”
故事中的小鱼,忘我地追求大海,却忽视了自己身边的水,所以才会身在大海而不知。
乔伊又何尝不是如此?
他一路忙于追逐爵士梦想,直到梦想成真,才意识到自己只顾着向前奔跑,却忽略了太多美好的瞬间……
我们的生命,本就不是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“人生目标”,而是好好感受当下的每一秒。
另一边,当22附上乔伊的身体,像普通人一样搭地铁、压马路、吃披萨,她忽然发现,这一切的感觉都是那么新奇!
以前觉得寡淡无味的披萨,真正吃到嘴里,却美味到停不下来;
以前觉得聒噪的音乐,真正听到耳朵里,却美妙到让她驻足不前;
以前觉得无聊的人生,亲身感受过后,却美好到让她不愿放弃……
而这一切改变的关键,就源于“两个字”——体验。
在“生之来处”,每个灵魂都没有嗅觉、味觉、触觉,对任何事物的感知都是“纸上谈兵”。
但只要亲身体验一次,哪怕只是坐在街头,感受风吹,看看叶落,闻闻花香,也能发现生命的美好。
因为,点亮人生的“火花”,不是目标或使命,而是对生活的热情。
忘我与迷失只有一线之隔
这部动画片中,还有两个非常有趣的设定——“忘我境界”和“迷失灵魂”。
当人类沉浸于音乐、绘画、运动、创作等任何忘我的时刻,就会感觉到灵魂脱离肉体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
这个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世界,叫作“忘我境界”。
而身在此地的“忘我灵魂”,如果对某些事物过于执着,导致灵魂脱离肉体时间过长,则会沦为”迷失的灵魂“。
那些灵魂,外表被厚重的焦虑和执念包裹着,就像一头头失明怪兽,很容易被困在这里。
在片中,沉迷于业绩增长的对冲基金经理,就因为脱离肉体太久,变成了一个满口“交易”的怪兽。
直到被其他灵魂拯救,他才如梦初醒,找回了自己的生活。
同样地,乔伊也因为执着于爵士乐梦想,一度快要迷失了自己。
直到22附上他的身体,才让乔伊作为“旁观者”,渐渐看清了这个问题。
比如,乔伊把发型师德兹当朋友,是因为每次打理发型时,他愿意跟自己畅聊爵士乐。
但其实德兹有自己的故事,也希望得到朋友的关心,只不过乔伊从来不过问罢了。
反倒是对爵士一无所知的22,跟大家聊得很愉快,还改变了其他人对乔伊的看法。
再比如,在乔伊看来,母亲非常反对他追求音乐梦想,还不许他丢掉中学老师的“铁饭碗”。
但其实,这是因为她担心乔伊靠音乐无法维持生计,等到自己离开人世,就没人能为儿子的梦想“买单”了。
当乔伊敞开心扉,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后,母亲也扭转态度,亲手为他缝制了演出服。
所以你看,这部动画片并不是否定梦想的重要性。
而是想告诉大家,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人和事,不要因为过度执迷于梦想,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。
而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,我们作为“导师”和“过来人”,可以告诉孩子的是——
有梦想并能为之努力,固然很可贵。
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,不要因为经历了失败、挫折、冷嘲热讽,就轻易迷失自我。
因为,没有人规定,人生一定要功成名就、梦想成真。
失败不是错,平庸也无妨。
也不要只专注于目标,只顾着拼命向前奔跑,而错失身边的美景,丢弃原本的快乐。
因为,火花不是人生目标,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,火花就已经被点燃。
好好活着,比什么都重要。
我们生来就是为了体验人世的一切美好,不管未来怎样,只要认真面对生活、珍惜当下的每一秒,相信都会体验到一段独一无二的“心灵奇旅”~
川妈说说
之前看过周国平教授的一段采访,讨论人生的意义。他很坚定地认为:人生没有意义!叔本华说,人就是一团欲望,不满足就痛苦,满足了以后就无聊。人生就像钟摆一样,在痛苦和无聊当中摆动。最后是死亡,一场空。所以,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。
这一点和动物一样,但区别在于动物不知道这一点,它活在当下,它很满足。人就不一样了,人不能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。人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,产生了宗教、艺术、哲学,有了精神生活,他的生活就有意义了。
其实讲的道理和《心灵奇旅》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人生的终点皆相同,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平凡(同样没有意义),生活的过程才重要。珍惜身边人,好好生活、过好每一天,再平凡的生活也能发现意义和快乐。
网友那句话说的好:把寻常人生过好,才是最不寻常的事。稳定也罢、变化也罢,决定不了人生的好坏。